智国灭亡,三晋分裂;三晋分裂,七国崛起;七国崛起,战国时代到来。
晋国的灭亡,三家分晋,彻底消除了春秋时期第一大国的辉煌,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。而楚国,曾在春秋争霸中与晋国并肩的强国,也在吴国的灭国之灾、楚平王被鞭尸的惨剧后,逐渐从全球超级强国的行列中跌落,只能勉力维持其二流强国的地位。晋楚之战后的中国,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大国统治的世界,而是逐渐形成了七国并立的割据局面,战国的风云开始呼啸而起。
公元前455年,这一年并不显眼,似乎是一个普通的年份,但在这年,却有一件普通的小事,最终成就了战国时期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——墨子。这一年,郑国的国君郑哀公被刺杀。历史对这一事件的具体原因并没有详细记载,但在那个时期,这样的事情并非罕见,王室内斗、宫廷政变在诸国中屡见不鲜。
展开剩余86%郑国陷入内乱之际,楚国的司马鲁阳文君公孙宽看准时机,准备发动对郑国的征伐。楚军集结,战车轰鸣,烟尘四起,战鼓声震动了中原大地。就在此时,忽然一只雄鹰从高空中翱翔而出,时而盘旋在楚军阵地上空,时而又消失在远山之中。这只鹰与众不同,羽毛五彩斑斓,翱翔时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的衣袍,迎风猎猎作响。它那锐利的眼神凶猛地注视着下方的楚军,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神秘而压抑。
\"那是神鹰!\" 不少人惊呼着,纷纷跪拜。鹰飞翔的方向渐渐显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,那是一个缓步走来的男子,步伐悠闲而从容,仿佛一切与他无关。那人逐渐接近楚军营地,众人终于看清了来者的模样。他体形魁梧,衣着简朴,身穿一件褐色短衣,脚踩破旧草鞋,面容黝黑,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。这位男子步伐坚定,却又带着一种超然的气质,如同一只巡视领地的雄狮。
公孙宽见到墨子,急忙迎上前去,行礼恭敬,紧握住墨子的手,热情地说道:“巨子,您能亲临草野,实在是让我深感荣幸,敢问您有何高见?”他早已听闻墨子的名声,却没想到这双手如此粗糙,布满老茧,显然是长年劳作的结果。公孙宽心中没有一丝轻视,反而增添了几分敬畏之情。
墨子面带微笑,语气沉稳地答道:“感谢司马的厚爱。墨子不过一介闲人,无职无责,无须参与权谋与政事,日常如同闲云野鹤,悠然自得。今日特来拜访,听说大军即将出征,战火和牺牲在前,心中难掩忧伤,所以特地来此,与司马一叙。”
公孙宽感到一阵愧疚与不安,墨子如此隐居,竟因自己即将发动的战争而被打扰,这让他心生歉意:“我原本确有疑虑。郑国的国君被杀,实在是大逆不道。如此事情,怎能不去讨伐,主持公道呢?”
墨子淡然答道:“战争本身便是不正义,您因不正义而发动战争,这无疑是加剧了不公。人的生命极其宝贵,应当倍加珍惜。然而,战争常常会使数千数万的生命消逝。对天命而言,这才是真正的大不义。司马应当罢兵息战,给那些即将赴死的百姓一个机会,拯救他们。”
公孙宽面露为难:“巨子所言不无道理,但我的军队已然集结,怎能轻言撤军?而且,大军出征未见血,难免会使人觉得不吉利。”
墨子目光冷峻,声音依旧沉稳:“若能以一人性命换取千万生命的安全,那么请牺牲墨子自己。”
他欲以自己的生命阻止战争,公孙宽心中震动,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这时,天空中的神鹰再次传来鸣叫声,仿佛回应着墨子的决心,令人心头一震。
公孙宽深感震惊,颤声问道:“巨子,天上这只神鹰长久徘徊,似乎在等待您吧。传说中神鹰受命护卫巨子,您到哪里,它便到哪里。这难道是真的?”
墨子抬头望去,五彩斑斓的雄鹰正飞翔在浩渺的天空中,天地辽阔,风云变幻,那鹰眼底的一切都一览无余。墨子抬手一挥,那只神鹰仿佛领会了他的意思,猛然长鸣一声,振翅飞向天际,远去千里。
看着神鹰的身影消失,公孙宽终于松了口气,郑重其事地对墨子说道:“既然巨子如此教诲,我必定停止对郑国的征伐,不再出兵。”
墨子微微颔首,向公孙宽表示感谢,随后转身离开,步伐轻盈,消失在远方的群山中。
人们纷纷向墨子行礼,目送着那位孤独而坚定的身影渐行渐远。墨子成功地消除了即将爆发的战火,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激动。他的脸上依然冷峻,仿佛这场斗争只是他孤独天涯之路中的一小步。
墨子并未返回尧山,而是继续踏上了漫长的旅途,穿过城镇与村庄,跨越原野与山岭。一路上,他与乡间的农人、工匠们一起劳动,共同休息,探讨耕种与工具的改进。尽管他的衣衫单薄,身形高大而坚毅,但他依然谦虚地向人们学习,聆听他们的见解,传授自己的理念。无论走到哪里,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此时,孔子的三千门徒遍布天下,儒家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。而墨子,虽曾崇敬过孔子,却最终与儒家决裂,选择了与孔子不同的道路。他坚信社会应当关注下层百姓,而不是沉迷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乐制度和上层贵族的享乐主义。墨子认为,礼乐繁琐,浪费社会资源,并无实际益处。而儒家的“学而优则仕”思想,他认为也不符合社会的现实需求,反而导致了对底层人民的剥削。
墨子主张“兼爱”“非攻”,提倡人人平等,不分贵贱,不论出身,他相信只有用实干改变社会,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正义。他的思想迅速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,墨家也迅速崛起,与儒家并列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。
墨子的学说广泛传播,吸引了大量追随者,他的门徒们纪律严明、勇敢无畏,执行着“非攻”的理念。他们的组织极其严密,与其他学派相比,墨家的风格显得尤为突出。墨子作为创立者兼领袖,被尊称为“巨子”,他的思想不仅在齐、鲁、宋、郑等国受到欢迎,还对整个战国时期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然而,墨子并不满足于空谈,他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,深入研究防守作战的各类策略,致力于为国家提供更强的防御力量,减少战争的爆发。他深知,要想减少攻伐,必须增强防守的力量,使侵略者产生深刻的痛苦与恐惧,才可能避免无谓的战争。
就在此时,公输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股票,配资手机平台,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